由澳門科技大學文體發展辦公室與人文藝術學院主辦的「藝術大講堂」系列講座之「科技赋能藝術實踐 —— 從未来美術館到未来設計學院」於2024年11月5日下午在澳門科技大學N101大禮堂成功舉辦。本場講座邀請到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未來設計學院院長、未來設計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今日美術館榮譽館長高鵬主講。
講座開始,高鵬教授介紹了「今日未來館」的美術館和虛擬空間,他解釋道這是對傳統展示的突破,對作品緯度進行的高開展,這增加了作品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也解放了藝術家的想象力。隨後高教授講述了對美術館的期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講述了美術館對於藝術的承載作用。
隨後,高鵬教授介紹了虛擬館長互動科技在現實生活中多樣的運用。通過講述與世界各領域知名人士的合作,引入了諸多跨界藝術家遇到過的難題,以及非藝術領域人士對於藝術表達所做出的嘗試,並借用霓虹燈管在藝術中的運用闡明「創造力的前提不是當下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但或許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被人們所接受」這一觀念。接下來,高教授通過以未來美術館為例,展示了不同音樂人、舞者、藝術家的融合以及他們進行場景改造所上演的視聽盛宴,表現出空間是可以被改變的。
在此之後,通過分析人工智能對於藝術的影響,高教授又對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和倫理問題進行了討論,進而使用「兩條主線」來描述未來考古學,即「站在幾百年後審視當代人工智能」,藉此給人以新的反思。從該話題出發,他列舉了鬱金香、鳥類照片等案例,表明人類投入大量信息使人工智能重複學習,能夠做出獨立的分析與創作。
在問答環節中,一位同學問到關於「美術館線上觀展趨於主流趨勢」的問題,高教授將此與紙質書、電子書的迭代類比,表示線上觀展的主流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並不是非黑即白,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觀展。本次講座加深了同學對藝術的了解,使大家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