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教授談「蜀道:新時代中國精神的巴蜀表達」

2025/11/05

由澳門科技大學文體發展辦公室主辦,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澳門科技大學校友會聯合總會、炫之韻藝術團支持的「藝術大講堂」系列講座之「蜀道:新時代中國精神的巴蜀表達」於 2025 年 11 月 4 日下午在澳門科技大學 D 座禮堂成功舉辦。本場講座邀請到四川傳媒學院副校長、區域國別與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電子科技大學協議教授、校辯論隊主教練李巍主講。

講座伊始,李巍教授以「蜀道新韻」為引,先是闡釋了選擇「蜀道」作為研究主題的緣由,隨後詳細介紹了蜀道的不同類型。接著,李巍教授展開深入解讀,以蜀道的地理基底、巴蜀文化的獨特性、以及「歷史蜀道」向「精神蜀道」的演變邏輯這三方面為切入點,穿插經典的蜀道典故,幫助同學們更清晰地把握其深厚的歷史淵源。

隨後,李巍教授指出,蜀道自古便是關乎王朝安危的咽喉要道,並結合「石牛糞金,五丁開道」的典故,詳解了蜀道的主動脈 ——「金牛道」的由來。此外,他還談及了都江堰對古代四川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通過展示蜀錦、蜀繡、青銅樽等代表性文物,直觀反映了蜀道對於古代貿易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接下來,在談論「歷史之道」時,李巍教授特意聚焦三星堆文物,強調其是中華文明「多元並存,多元一體」的鮮活體現,並呼籲大家親自去參觀三星堆,感受古蜀文明的磅礴力量。

在提問環節中,對於同學提出的「四川美食是否能體現巴蜀之美?」,李巍教授回答道,「我認為是有的。第一是四川人愛吃辣的情況受到四川自然因素的影響,第二是菜品的精緻能夠反映出四川人的安逸性格,第三是菜品製作工序的多樣能夠反映出四川人包容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