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科技大學文體發展辦公室主辦,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澳門科技大學校友會聯合總會、炫之韻藝術團支持的「藝術大講堂」系列講座之「我的演奏生涯」於 2025 年 11 月 11 日下午在澳門科技大學 D 座禮堂成功舉辦。本場講座邀請到胡琴工作者,前香港中樂團團長、助理指揮,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導師黃安源主講。

講座伊始,黃安源老師娓娓道來年少時的求學經歷。他談到,青年時期的一場選拔比賽成為其演奏生涯的重要轉折點。隨後,黃老師分享了於香港中樂團期間的職業歷程。憑藉不懈努力,他最終獲邀赴台演出,成為首位登上台灣舞台的内地藝術家。在台期間,黃老師積極舉辦多場音樂會,致力推廣與傳揚中華傳統文化。

談及對演奏藝術的理解,黃老師強調舞台實踐對提升音樂造詣與技巧的關鍵作用。他指出,真正的演奏不僅是再現旋律,更在於對作品內涵的深刻理解。在討論「自然的才是最美的」這一美學理念時,黃老師深表共鳴,並回憶起兒時習琴過程中,如何在老師引導下領悟「輕」的藝術。此外,他也著重闡釋了演奏中「協調與配合」的重要性。

講座尾聲,黃老師親切地與現場同學互動,邀請兩位擅長中胡的同學登台,分別演奏《賽馬》與《戰馬奔騰》。曲畢,他圍繞快弓技巧、音色顆粒感、觸弦方法等要點,給予細緻的指導與建議,深入剖析演奏中可進一步完善的細節。

在問答環節中,面對同學提問「演奏生涯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麼?」黃老師毫不猶豫答道:「是舞台。」他進一步表示,再卓越的演奏家若缺乏舞台,亦難以將美好而經典的音樂呈現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