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科技大学文体发展办公室、人文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大讲堂」系列讲座之「数字化与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沉浸体验」于2025年2月11日下午在澳门科技大学 D 座礼堂成功举办。本场讲座邀请到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文博数字艺术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柴秋霞主讲。
讲座伊始,柴秋霞教授用现在人们对沉浸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现象展开话题,介绍其历史,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几幅壁画,提出了关于沉浸与艺术相联系这一观点。接着,柴教授通过展示宗教建筑,让同学们对沉浸有了更深的理解。她通过从实体化到虚实结合的转型、多维度沉浸式体验、文化元素增长这三个方面,引出了本次讲座的重点 — 数字化博物馆。其中,数字化博物馆通过实现参观者、展品、空间三者之间的互动,让参与者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双向」的沟通。
接下来,柴教授分享了各地区流行的博物馆,谈了自己对数字化沉浸体验的感受。随后,柴教授展示了她与团队的一个MR作品,并向同学们科普了AR、VR、MR这三种形式。最后,她以自己的作品《雕画汉韵》为例,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为博物馆的艺术表达所创造的流动之美。
在提问环节中,一位同学提出「数字化博物馆对传统文物博物馆有什么影响?」,柴秋霞教授表示,传统博物馆有自己的优势,并且是数字化博物馆不可替代的。而对于另一位同学提出「数字化的出现会不会削弱人们对历史文献的兴趣?」,柴教授认为,数字化的出现,其实能够相互激发,促进人们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