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科技大学文体发展办公室与人文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大讲堂」系列讲座之「看见的力量」于2024年11月19日下午在澳门科技大学N101大礼堂成功举办。本场讲座邀请到Mapping工作坊发起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兼联教授何志森主讲。
讲座伊始,何志森教授根据是否能看到事物背后的能力这一条件,将「看」与「看见」进行区别,而后结合自身参加乡村振兴会议的经历,讲到自己作为设计师面临的一些矛盾以及村民眼中的设计师形象,点出创作过程就是从「看」到「看见」的过程,「看见」是所有改变的前提。
随后,何教授介绍了自己参与广州康乐村改造的经历。即通过合作将城中村的碎布废料来做成花朵,并将做出的花朵种植在了无人在意的建筑垃圾堆中,引起大家对城市空间利用的思考。
在这之后,他谈及大孟社区民众花园项目,将居民不要的器具作为种植花朵的容器。他结合在香港「跟踪」老人的经历,谈到他通过不同人的眼睛来看到每个家庭与城市的连接。进而提出如何重新使用「种植」的方式创造一个能够唤醒在地者主体性和社区意识,触发人与人靠近和相互连接的媒介。他通过讲述看电影等与村民建立连接的方式,阐释「参与」这一概念并不是邀请对方加入到你早已规划好的设计流程中,而是需要自身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世界里。
在问答环节中,一位同学提出如何平衡「看见」与「改变」二者。何志森教授解释道,「看见」是改变的前提,虽然并不是促成改变的根本。但其方向也值得人们关注,否则会走向错误的方向。故而要从整体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去「看见」世界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