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艺术团学生于2025年港澳和内地高校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交流展演中获佳绩

2025/09/29

在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的支持下,江苏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澳门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年港澳和内地高校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交流展演决赛于9月25日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本次活动共收到了来自全国逾百所高校的300部作品,有50部最终入围展演环节。由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文体发展办公室主任、艺术团总监蒋潇玲博士及通识教育部讲师、艺术团司仪队教练蓝小然担任指导教师,艺术团司仪队丛翔的朗诵作品《出师表》、洪梓霖的朗诵作品《狂人日记》及李蓝的朗诵作品《月光下的中国》脱颖而出,顺利入围全国展演阶段。最终,丛翔晋级决赛并跻身全国十强并荣获最佳舞台表现奖。

此外,我校推送的其他六部作品:邢天舒的《沁园春·雪》、高康为的《钗头凤》、郑雅文的《寄自高原》、叶子涵的《木兰辞》、罗子丰的《野草题辞》以及李念的《吹号者》均入围一百五十强,荣获优秀朗诵作品奖。

港澳和内地高校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交流展演活动作为教育部港澳与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大学生项目,自2021年起由江苏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联合举办。活动旨在让港澳和内地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领略其内涵和博大精深。通过诵读经典,大家可以借鉴先贤的思想和智慧,提升自己的口才与表达能力,加强心智与情感的升华。

文以载情,诵以抒怀。 《月光下的中国》是当代诗人欧震创作的经典诗歌作品,诗中描绘了月光下祖国大地的静谧与壮美,传递出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眷恋,以及对民族复兴的坚定憧憬。李蓝表示,希望借这首诗展现中华大地的独特魅力,传承新时代的家国情怀,让听众在诗意中感受祖国的发展与力量,凝聚起对国家未来的共同向往。

李蓝朗诵作品——《月光下的中国》

文以寄忠,辞以明志。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西元227年北伐前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文,文中既回顾了与先帝刘备的创业历程、阐明了北伐的战略意义,更满含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坚守与对后主亲贤远佞的恳切劝谏。丛翔表示,选择《出师表》进行展示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其中蕴含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烈精神与家国情怀,以史为鉴,让千古名篇中的赤诚初心在当代依然传递责任与担当的力量。

丛翔朗诵作品——《出师表》

文以载道,笔以醒世。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于1918年创作的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文中以“狂人”的荒诞视角,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旧制度的猛烈抨击和对国民精神觉醒的深切呼唤。洪梓霖表示,选择《狂人日记》作为朗诵作品,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其批判精神与启蒙思想,以文为鉴,彰显文学作品直面现实、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洪梓霖朗诵作品——《狂人日记》

澳科大艺术团司仪队的三位同学在此次活动中很好地诠释了澳科大「意诚格物」之校训,展现出饱满的青春风采,通过朗诵的形式,传递出对中华经典文学的热爱与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